中新社北京6月26日电 (记者 陈康亮)中国A股26日(周一)遭遇调整,主要股指悉数下跌。电力行业板块却逆势上涨逾3%,涨幅居前。
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东方财富的数据,当天A股电力行业板块上涨3.63%。个股方面,深南电A、世茂能源、豫能控股等火电概念股股价收获涨停板(涨幅达10%)。
6月21日以来,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,多地气温突破40℃。区域高温天气过程强度模型评估显示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21日至24日区域高温天气过程综合强度级别均为特强(最高级别)。中国气象局表示,27日开始,华北地区新一轮高温天气又将“上线”。
天风证券分析师郭丽丽表示,预计今夏高温时长较往年偏多,中国电力负荷压力或将升高。受夏季电力供需关系偏紧等因素影响,第三季度月度相关电价有望上涨。中国煤价自5月开始快速下行,因此第二季度火电燃料成本相比于第一季度有望明显改善,同时考虑到煤价下行节奏及电厂煤炭库存天数,第三季度火电燃料成本压力将继续降低,看好相关企业业绩。
国盛证券分析师张津铭表示,高温催化用电需求持续攀升,考虑到水电来水情况仍难预测,今夏火电预计将发挥重要作用,发电量或将保持较快增速,年内火电企业盈利有望持续改善。
当天截至收盘,上证指数报3150点,跌幅1.48%;深证成指报10872点,跌幅1.68%;创业板指报2186点,跌1.16%。(完) 【编辑:刘欢】
周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
2023年,全球经贸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,多边经贸规则进展遭遇重重阻力,各方把以自由贸易协定(FTA)和区域贸易协定(RTA)为代表的双边平台作为推动新规则、新机制的重点。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(CPTPP)无疑是近年来全球新经贸规则的代表。CPTPP各参与方的关税大多需要降至0,而非关税贸易、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壁垒也都有着显著削减,各成员方为促进贸易投资合作设立各类机制性安排,为市场创新提供相对稳定和低试错成本的发展可能。
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。从WTO到RCEP,中国在做大自贸“朋友圈”的同时,也在积极推动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,为各方深度参与中国市场的发展机会、促进中国优势资源禀赋的有效使用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。
疫后经济复苏需要市场信心的恢复和活力的释放,企业的作用尤为关键。面对各方猜测,中国再次用行动回应质疑,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开放决心。在北京举行的2023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,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称,中国自提交申请书以来,持续推进加入CPTPP进程。与其他经贸协定相似,CPTPP 对新成员的加入有着明确的流程和时限要求,各方通过谈判磋商,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。按照CPTPP的规定,申请方需要就加入协定完成必要的流程,回应现有成员的关切。
不过,CPTPP的条款和规则与现有的其他经贸规则并不相同,在权利义务平衡、开放模式设计、风险防范和争端解决等方面,都有新提法。新成员要加入协定,需要就各种条款可能带来的影响,以及如何调整法律法规以适应相关要求向已有成员作好充分沟通。王受文表示,基于前期工作,中国已经向CPTPP成员国递交了中国加入CPTPP的交流文件。中国正在对CPTPP 2300多个条款全面深入地研究和评估,梳理中国需要进行的相应改革,以及需要修改的法律法规。
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为越来越多的各国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机会。完整的工业体系降低了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试错成本,提高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。近年来,全球供应链承压,保持供应链韧性成为不少国家近期政策的重点目标。中国持续扩大开放,为供应链的平稳运行、强韧链接和动态调整创造了更有效的支撑和条件。CPTPP在其设计上对于相对较新的国际经贸合作模式有更多关注,为企业创新合作提供更多支持。中国加入这一协定,能够将创新发展的动能更有效地与各成员要素禀赋优势相结合,形成更持久和强劲的发展。
当然,CPTPP是开放的模式之一,但不是唯一的可能。中国在积极申请加入CPTPP的同时,也没有停止自主扩大开放的探索与行动。以自贸港和自贸区为代表的开放平台,正在积累开放经验,在具备优势的领域探索更多可行的开放路径和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各方也在积极推动互联互通,降低要素跨境配置的成本,提高各方市场整合发展的效率。应该说,开放不是目标,而是协同发展的方式。在减少市场壁垒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,还需要充分考虑由此对各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。
过去几十年,经济全球化在释放发展潜力的过程中,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。国家间、市场间贫富差距的增加,过度注重效率而对环境造成巨大冲击,贸易冲击对产业的影响等等都不是简单的“开放”就能够解决的。为了使更多相关利益方能够享受开放的红利,需要关切各方的发展目标与意愿,合理做好规则设计,做好风险应对方案,更需要通过能力建设持续增强各方使用开放规则、把握发展机会的意愿,并根据经济、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和改进规则。
(编审:郭素萍 唐华 张艳玲) 【编辑:黄钰涵】